中国传统家具包含和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,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,其独具特色的造型、精妙奇巧的结构,无不凝聚着中国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,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古代审美观对红木家具的影响
自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,审美观念就开始逐渐形成了。早在夏朝以前的大禹时代,人们已知道在席子缘包边,并开始使用漆来装饰器物。至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,油漆,彩绘、雕刻、镶嵌和错金银工艺空前发展。到明清时期各种工艺手法趋于完善,审美观念走向成熟。
审美思想观念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,将家具的每个部件施以不同艺术造型,或以各种手法对构件表面装饰各类纹饰,使器物既具实用性,又具观赏性。古代审美对传统家具的影响,主要体现在彩绘、雕刻、镶嵌图案的题材上,这些图案皆根据古代传统习俗立意选题。
例如,在“飞禽”题材的选择上,传统风俗认为燕子落在好人家、凤凰落过出人才、白鹤到过有吉祥之兆、孔雀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安宁、喜鹊报喜、相思鸟痴情、鸳鸯忠贞等。
在“走兽”题材的选择上,传统风俗认为龙能兴云雨利万物、狮子猛以示以寓意中华太平、瑞象敦厚,喻五谷丰登、虎示圣明之世为祥为祯、麒麟祥瑞,喻人生有德,早生贵子、瑞鹿纯善,喻禄寿康宁。
此外,将吉祥要素相互组合成纹饰题材,如“六合同春”、“年年有余”、“凤穿牡丹”、“莲生贵子”、“祥云捧日”、“双龙戏珠”、“洪福齐天”、“五福捧寿”等。
结语
对传统的继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:一方面是眼睛看的见的内容,比如传统家具的造型要素、结构特征、装饰风格等外在的东西。另一方面是眼睛看不见的内容,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要义等等内在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