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阶段——拥有投资
具体来讲,购买家具就是为了拥有或者投资,享受这种占有的快乐。这个级别的人近年来好像还比较多,一下手就是一大批,甚至去一个卖场将黄花梨家具全部扫光,这种行为名为收藏,实为扫货。
第二阶段——行情掌故
第二个阶段,就是行情掌故,也就是除了买家具还了解传统家具行业圈内的事情。例如,行情价格多少?一件家具来源于哪里,倒了几手?最近拍卖会成交情况,谁下手买了什么东西等等,对这些趣闻轶事了解得比较清楚。
第三阶段——辨器识物
第三个阶段是辨器识物,在这个阶段已经是资深玩家或专家的级别了。对于传统家具的相关文化知识做了系统的了解和研究,例如榫卯结构、纹饰名称、材质辨别、风格流派等等都比较熟悉。
我国当前传统家具的研究整体来说就停留在这个状态,围绕辨器识物的论文和话题以及争论都很多,而进一步往下深入探讨的很少。
第四阶段——审美感悟
从家具的制作流程、工艺技法等有关器物知识,和制作这些“技”的程度,提升到对造型比例的审美感受,类似于“道”的级别,进入艺术欣赏的范畴。
有些师傅做了一辈子家具,工艺技术上毫无问题,能够做到尽善尽美;但是没法自己设计一款家具出来,就是受制于"技术"的范围,无法进入“艺术”的领域,这个比较残酷,但也是事实。
第五阶段——怡情修身
这一阶段是从家具的审美欣赏层次,提升到情操的陶冶和德行的修炼。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,蕴含着儒家、道家和禅理文化内涵,像一面镜子,让收藏者反躬自省,修身修德、澄虑静心。
中国明代的文人雅士,明式家具的设计者,通过苏州园林、家具制作等等反映和寄托了自身的情怀理想,他们是这个级别的先贤和主体。
第六阶段——品器悟道
此阶段是在器物制作技法、造型审美欣赏、自我修养提高之外,摆脱“器”的阻碍与“我”的执着,上升到参禅悟道的程度。
这里说的参禅悟道不是宗教信仰,不是庸俗化的成仙成佛,而是使思想认识提升到通达无碍的程度,实际上这就是大修行。修行不仅仅局限于打坐念经,品茶、弈棋、扫地、观器,都是修行的法门,这就是收藏艺术的最高境界。